泰安沪农商村镇银行

首页> 关于我们

区县动态

从“时间切片”里看为民实事——岱岳区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办实事相结合 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百千万”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1-06-21来源:岱岳区政府网浏览字体:[      ]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岱岳区将党史学习教育与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前期,岱岳区发布了涉及 81 个单位、149 个项目的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项目清单,为进一步延伸服务范围,决定在全区开展 " 我为群众办实事 · 百千万 " 实践活动,向广大党员干部发出百家单位进百村、千个支部破千题、万名党员解万事的号召,着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

“办好群众实事,就要扎根基层、深入群众,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把群众当老师,把田间地头当课堂,站在群众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才能真正将事办到群众心坎里,收获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岱岳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成果如何?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来到岱岳区部分镇街、社区一探究竟。

5 25 日上午,夏张镇孔家庄村又迎来了“熟客”。

听到有动静,上任不久的村党支部书记张伟急忙迎了出来。今天是和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约好”,邀请专家为村里的土地“问诊把脉”的日子。

新书记上任,心里想的头件事是如何带着村民增收奔小康。还没说几句话,张伟迫不及待把大家往田地里引。

“听说中草药附加值高,黄芪、板蓝根等中草药又适合在盐碱地里种植,自己也拿不准,想让专家来给看看。”因为村里土地含碱性比较大,要想改善种植结构,增加土地附加值,张伟也有自己的顾虑。

“种了 30 多年的玉米和麦子,从没种过中草药。万一中药收不着,粮食也毁了。” 传统的庄稼人比较保守,一时不敢相信土地还能种出“金疙瘩”。

“草药种植附加值高,现在政策又这么好,可行!”驻村第一书记李强主动和派出单位对接,区行政审批服务局采取结对帮扶的模式,邀请企业专家来为村里破解难题。

收益比粮食高十几倍的药材,能让集体、村民“双增收”,李强盘算着,村集体和“两委”干部可以先拿出一部分一般耕地用做实验田,找有关专家来村里实地查看指导,待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可以带动和辐射当地农民,到那时候成立合作社,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进来。

“区里发出了百家单位进百村的号召,我们每个月 5 日、15 日、25 日都会到第一书记派驻的村听取诉求、解决难题。”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王莹说,不同的中草药对土壤有不同的要求,过几天我们还要再请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来测土、配方,一起帮忙选定适合种植的中药材品种。

当好农民致富的“经纪人”,扶上马还要再送一程。“如果以后村里要成立中草药种养殖农民合作社需要相应的生产许可资质,我们可以来现场进行办理,提供服务。”王莹规划着。

作别时已近晌午。张伟盼着他的“实验田梦”能早日扎下根来,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村民都铆足了劲要过更好的日子。

中午2时:修缮灌溉水渠,村支书的“心头事”

晌午刚过,大汶口镇西大吴村党支部书记贾玉明来到田间地头,忙他最近的“心头事”。麦浪滚滚,贾玉明站在阳光下看着正在重修的灌溉水渠,眼里都是田地未来丰收的模样。

水渠名叫“友谊渠”,位于村北三公里处,横贯东西。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附近村的农田灌溉一直依赖渠水,后来由于灌溉渠道缺乏修缮和养护,损坏十分严重——地里没水灌溉了。

灌溉浇地是关乎庄稼人生计的“农田大事”,从那时候起,“囤坝挖河”成了开春后村民必干的活计。

“老的少的、男人女人集体出动,尼龙袋子里装上沙,手挑肩抗去上游囤坝引水。”村民韩秀霞回忆,再后来到了 90 年代,年轻人一窝蜂似的外出打工,囤坝挖河没了壮劳力——地里又没水灌溉了。

靠天吃饭收成太差,为了浇地,村里打了 8 眼深井,灌溉用的电费对于种粮谋生的农民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一年得浇五六次,赶上天旱次数更多,四亩土地一年灌溉成本得七八百块钱。”韩秀霞说话的时候,就站在自家田地旁边的水渠上,荒废了 20 多年的水渠长满杂草,早已经看不见出本来的模样。

“农民种地不容易,舍下孩子不管,忙活一年也落不下几个钱。”镇建办主任李军补充说,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农村,各村党支部都要发挥作用为群众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说干就干,贾玉明和村“两委”成员多方了解情况,实地查看,详细记录水渠堵塞、坍塌段。遇到资金难题,村里党支部成员多方联系,由村里拿出一部分,动员村里企业捐款,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工程开始顺利实施起来。

顺着贾玉明手指的方向望去,改建后水渠全长约 2000 米,像一条有力的大动脉,不仅可为周边 1400 多亩农田进行自流灌溉,还能起到蓄水排洪、涵养水土等作用。

正在建设的水渠计划十月份完工,贾玉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马上就成了!到时候浇水方便,粮食长得更好。”贾玉明捋了一把麦穗放在掌心里揉搓 , 将饱满的麦粒塞进嘴里,笑了起来。

下午5时:老旧小区改造,党员服务“不打烊”

“凭什么堵我们这边的门?我们的门头房怎么办?!”

“活动室不能建在我家楼下!太吵太乱!”

……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个典型的居民意见“大同小异”的民生项目,要求改造的大方向相同,而具体改造的小意见不同。前些日子,粥店街道大河社区党委书记高学英为此没少下功夫。

大河小区是岱岳区今年第一批实施改造的老旧小区,是由 18 家单位自建,25 栋楼组成的老旧开放式小区,为了统一管理,改造计划变开放式小区为封闭式管理,将五个进出口整合为三个。消息传来,一些居民提出了反对意见。

面对这种情况,高学英率先站了出来,与小区部分党员一起上门挨家挨户做工作。“要改大门,先得打开心门。”高学英一语点出要害。

“要尊重民意,改不改、怎么改,群众说了算。”为此,高学英先后主持召开三次“为民协商”会议,邀请为民协商议事会成员、小区业委会成员、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来共同协商。

为了让居民信服,高学英还组织设计方、施工方对老旧小区改造方案进行说明,请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法律顾问解释政策、宣讲法律,区政协联系监督员现场把关、监督指导。

通过“为民协商”,小区改造开始一点点推进,老年活动场所选址问题的解决,让大家逐渐打开了心结。

“老年活动场所选址时候,居民意见比较大,也出现了比较大的矛盾。”高学英说,最初选定在4号和5号楼之间的位置,居民认为有噪音,影响其休息。

在听取了居民意见后,高学英多次与居民沟通交流,通过“为民协商”会议讨论,听取群众的意见,将老年活动场所地址选在了比较宽阔的小广场上,化解了居民矛盾。

老年活动场所选址变更的消息在小区迅速传开。“政府愿意倾听老百姓的心声,我们没有理由不支持工作。”小区居民高洪江说。

“大家都在一个小区,谁也不是关上门朝天过日子,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该多为群众着想,大家有事商量着办。”迎着下班的人群,高学英又赶着去指挥绿化改造工作。

质胜于华,行胜于言。“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岱岳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结对共建单位、第一书记派驻单位,各党支部、党员不仅要在思想上受洗礼,更要在行动上见真章,积极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服务的生动实践。”岱岳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

关于我们|人才招聘|网站声明|友情链接|网站地图

2012 泰安沪农商村镇银行 版权所有. 保留所有权利
沪ICP备06030408号-2 服务热线:4009962999 网站支持IPV6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