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页

详情页

DETAIL

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绿色金融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8日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绿色金融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起草了《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加大对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支持,防范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提升自身的环境、社会和治理表现。近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明确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四大重点任务

《实施方案》提出了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主要目标——未来5年,基本建成制度完善、监管有力、标准领先、组织完备、产品丰富、风控严格的绿色金融体系,在优化产业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推动能源转型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银行保险机构绿色金融专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碳核算、气候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水平有效提升,国际合作交流深入推进,逐步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多样化、可持续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有力支持重点领域、重点地区梯次有序推进碳达峰。绿色金融业务在银行保险机构业务规模中的比重明显提升。

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实施方案》围绕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聚焦绿色低碳发展重点领域,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服务质效。一是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强化对传统行业工艺革新和设备更新的中长期贷款支持,推动更多金融资源服务绿色产业发展,助力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二是支持能源体系低碳转型,围绕太阳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产业做好项目对接和信贷支持,完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金融服务,支持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做好能源保供金融服务。三是支持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支持污染防治攻坚,加大对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支持力度,支持国家公园建设和国土绿化行动建设项目,支持“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四是支持碳市场建设,支持国家和区域碳交易市场建设,完善配套金融服务,做好气候投融资重点项目金融对接,支持绿色低碳技术的开发推广应用。

从四方面提升金融服务绿色低碳发展质效

《实施方案》要求,从进一步优化银行信贷供给、完善绿色保险体系、丰富金融产品服务、拓宽绿色融资渠道四方面入手,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表示,一是优化银行信贷供给,立足银行职能定位,发挥服务特色优势,开发特色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二是完善绿色保险体系,保险公司围绕服务绿色转型,有针对性地研发风险保障方案。三是丰富金融产品服务,支持银行机构开展能效信贷、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绿色供应链融资等服务,开展碳排放权、排污权等抵质押融资业务。支持保险公司优化巨灾保险、环境责任保险业务,开展碳汇价格保险、碳排放权交易保险业务。四是拓展绿色融资渠道,鼓励银行机构规范开展绿色债券业务,金融租赁公司开展绿色租赁业务,保险公司开展投资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业务。

有效防控绿色金融风险

在引导银行业保险业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有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同时,《实施方案》要求强化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有效识别、监测、应对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针对如何有效防控绿色金融风险,前述金融监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有关司局负责人介绍,一是完善风险管理机制,健全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管理体系,对客户风险进行分类管理与动态评估。二是强化全流程风险管理,有效识别、监测、控制业务活动中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实现风险的全流程管理。三是有效应对气候风险,探索环境和气候相关风险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在积累数据的基础上,分步分行业开展情景分析、压力测试。四是维护良好市场秩序,聚焦客户分布集中的绿色行业产业开展常态化跟踪研究,优化行业投融资政策。

版权所有©泰安沪农商村镇银行

沪公网安备31010102007689

沪ICP备06030408号-2

服务热线:4009962999

请使用Chrome88或IE1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访问本网站。